分類

房產

2024 年 5 月 5 日

牢牢抓住农村集体“统”的功查包養網心得能_中国网

早在2014年,湖北省沙洋县结合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推行“土地按户连片耕种”,探索解决农户承包土地分散化、细碎化问题,受到关注。2016年、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土地按户连片耕种写入其中。

这几年,沙洋县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抓手,继续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新模式,探索解决农民外出务工后,留守老人种田难、冬闲田无人耕种等问题。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这一新型经营主体活跃起来、壮大起来。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敢于担当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共同富裕,建好农村利益联结机制的必要因素,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沙洋县委书记陈威说。

在沙洋县,聚焦新时代乡村发展与振兴,瞄准一个“共同富裕”目标,稳慎处理“统”与“分”二字关系,围绕农村“三块地”做好文章,不断探索多种经营发展模式。

去“空壳化”,从盘活资源做起

沙洋县委常委、副县长李俊怡认为,村级集体经济状况历来参差不齐,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必须结合资源条件与自身特点,坚持实事求是;在巩固“三资”清理成果基础上,探索村集体自主经营模式,加强对不同类型村组微观经济活动的指导。

截至2021年,五里铺镇显灵村好不容易还清历史欠债,却仍是个集体经济“空壳村”。村党支部书记卞金平颇费脑筋:“村集体两手空空,雇个清洁工都付不起工钱,更不要说加强硬件、软件建设,怎么去服务好村民了。”

显灵村的全部家底:2200个户籍人口、8000多亩耕地,没有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且大量人口外出务工、求学或外迁,常住人口仅剩700多人。第三村民小组的58包養0亩农田有的委托亲戚朋友耕种,有的由过去一年“两收”变为现在只种一季水稻了。

卞金平组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大家表示,把田地流转过来种稻谷、油菜,可以一举多得。那就干吧,2022年年中,显灵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了耕地,种上了高油酸油菜;第二年稻油两季轮作、两获丰收。

果然是一举多得:老百姓每亩耕地有500元的流转费收入;村里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经营,再雇请3个种田“包養網老把式”负责管理、向每人支付年工资1.7万元。

毛李镇江新村也是这么干的,以前村里的冬闲田,现在种上了包養網小麦、油菜和特色食用菌,长势喜人。

沙洋县40个村去年共流转1.6万余亩土地,其中季节性流转冬闲田1.4万亩。

沙洋县农村经营管理局局长王家平认为,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熟悉本村的农田情况,可长短结合适度规模流转土地,因地制宜利用。与企业、合作社相比,优势明显。

能人兴村,从谋事创业做起

五里铺镇火龙村地理位置偏僻,与一家隶属荆门市的国有林场为邻。6800亩耕地多是细碎插花地,不成片还缺水,传统种植效益低下,算是一个“后进村”。镇党委书记侯德华说:“这样的村子,必须靠能人回乡、组建或引进新型经营主体、村带民富。”

“火龙村的女婿”、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刘富强,被党组织和村民请回来,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火龙村定下“向土地要效益、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搞多种经营”的路子,采取“村党支部+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农业科技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村集体流转1180亩山地,陆续铺开林下中药材、紫玉淮山(紫山药)、湖羊、蛋鸡等种植养殖项目。

在村里一块山坡地上,当地一座可养殖5000只湖羊的圈舍正在封顶。村民刘本江说:“去年试种10亩紫山药已获得成功,每包養網比較亩地产出4000多斤,价钱卖得好。我们有30多个村民季节性务工,除草、灌水,户均增收5000元,村集体增加14万元的收入。”

刘富强脑袋里,现在盘算着“三件事”:“一是要特色产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渐渐成规模、上档次;二是吸引更多年轻劳动力回村,把更多农户带动起来,让更多经营主体参与进来;三是村集体经济要做大,两手空空办不成事。”他指指脚下的硬化道路说,“你看,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沙洋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万天松认为,基层组织与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壮大集体经济的关键所在。要依靠能人治村兴村,把育强“头雁”作为“牛鼻子”工程,着力锻造坚强有力、勇于担当、带民致富的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在沙洋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一肩挑”比例达到100%。

沙洋镇三峡土家族村距离县城不远,地处沙洋开发区内,现有401户1601人。村口文化广场上,展示着全体村民2000年从巴东县移民至此的路线图,以及离开三峡故地、建设沙洋家园的场景画面。

40岁出头的村党支部书记杨祖安,精明中带着些斯文:“20多年过去,我们已经是沙洋人。各级政府支持关爱三峡移民,划拨给村子里的土地、基建设施与村民联排住房,早已妥妥当当。把经济搞上去,持续发展,还得靠我们自己多努力。”

如今,三峡土家族村的农业产业园、综合产业园内,一二三产业合理布局:有1800亩大田蔬菜、市民认领的“一分菜地”;有文件柜、餐具、皮蛋等加工企业;有三峡美食馆、民宿接待,还有物业公司、公益性岗位安排村民就业,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75万元。

利益联结,从带动农户做起

毛李镇钟桥村,显示出“相对发达”的气象。村委会所在地、二层办公楼里,有办事大厅、党员活动室、老年食堂、托儿所、图书室等,楼外是乡贤捐建的小花园。

54岁的村党支部书记钟德成是个“能干事的人”,他总结说:“具体到村里工作,一抓党建引领,二抓产业振兴,三抓统一服务,四抓社会事业。”村集体拥有林地、水面、荒地等2000多亩,这些集体资源、资产通过公开拍卖,转租给大户经营,种植水稻、油菜,养殖鱼类、小龙虾,栽培赤松茸与玄参等,每年增加十几万元集体收入。

“集体有钱好办事”,对外具备一定的询价能力、预付能力,对内尝试新的种养项目、成功后再向农民推广,尤其是“五统一分”能够真正实现。比如农资和种子“集采集配”、省钱可靠;18个大户带机加入合作社,就地服务,价格优惠。耕种收全部机械化,为农户种植水稻、油菜等每亩节省150元成本。

钟桥村近万亩土地全部高效产出,过去村民不愿意种油菜,去年恢复到2000亩,还引导几户村民发展养牛业,100多头肉牛消化掉各类秸秆。

王家平说,农村集体“统”的功能,真正抓实落地,村集体与农户共同增收;村集体从为农服务中获得的收入,又反馈乡村社会事业、为民造福中,都很受老百姓拥护。

后港镇的万亩标准化小龙虾养殖基地,总面积1万多亩。沙洋县水产发展中心主任杨红武介绍,这个基地采取“无沟平板稻虾轮作技术”和“七统一”运行模式,形成科学稳定的养殖产业链,亩均增收1000多元。所谓的“七统一”,体现在土地改造、技术指导、种养投入、农机服务、政策保险、订单回收、信息服务等环节,由村委会统一对外签订各类协议,养殖经营主体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沙洋县充分整合优化各类政策性奖补,通过“以奖代补”或项目实施等方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2019年以来,仅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扶持村项目,就争取资金1500万元,惠及12个镇共30个村。

沙洋县委副书记、县长李莉丽认为,在对“统”的功能理解上,村集体不仅是基础设施、乡村治理、社会服务等的落实者,同时也是一个经营主体。发展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向土地和经济活动要效益,强化村集体与群众的利益联结,才能加快实现共同致富的目标。

(采访组成员:何红卫 余向东 乐明凯)

2024 年 5 月 5 日

“头雁”查包養app振翅共起飞_中国网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阿智家庭农场樱桃园正式开园。凌晨5点天还没亮,在通往樱桃园的水泥路上,记者远远就看到园里透射出的明亮灯光。张学智一家在园子里忙着采摘樱桃,他们要赶在上午客户到来之前,把200盒樱桃准备好。

“我们家的樱桃是成都地区最早成熟的,而且品质好,现在卖到每斤100元还供不应求。”张学智举着一盒鲜红饱满的樱桃喜笑颜开地说,“村里其他园子的樱桃虽然晚了20来天,但也能卖到包養40-50元一斤,大家都很开心。”

今年30岁的张学智是青白江区福洪镇杏花村人,四川省首批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头雁”班学员,2018年创办阿智家庭农场。农场今年被评为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是四川唯一一个入选的示范家庭农场。

阿智家庭农场利用1/5的土地试种新品种、示范新技术、试行新模式,是周边农户学习参观的样板基地。通过推广示范新技术、新品种与种植模式,农场包養網成功带动本村及周边600余户村民增收超过千万元,为返乡青年创造近80个就业岗位。

在距离阿智农场仅仅几公里、地处“龙泉山脉10万亩伏季水果生产基地”青白江段核心位置的兴迪家庭农场,记者看到百余亩桃树已经开始坐果。

农场主人李兴健告诉记者:“兴迪家庭农场是集品种资源、新型技术、先进装备、创新模式于一体的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我们不仅通过技术提升实现提质增产,还通过拓宽销售渠道,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发展。”

去年,兴迪家庭农场与青白江区供销联社联合成立电商公司,从事直播带货及云仓业务。截至目前,已实现农副产品带货收入3000余万元,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农产品销售收入的同时,还通过短视频直播平台实现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林盘项目的宣传引流,多方位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在张学智、李兴健这样的“头雁”带动下,福洪镇“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创业、促致富”的新农人越来越多。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福洪镇已培育发展家庭农场116家,其中阿智家庭农场、阿敏生态家庭农场、卜家弯家庭农场等被评为示范农场。在家庭农场的辐射带动下,农家乐、餐饮店、乡村民宿等也发展到48家,提供就业岗位1400余个。

“一直以来,青白江区都特别注重农村高素质人才培育。2023年参加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达到1600余人,新增农业职业经理人131人。我们深化与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校地合作,以建设更包養網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青白江片区为目标,组建‘首席专家+经营主体+头雁代表’的农业包養科技创新服务团队,已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3000余人次。”青白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4 年 5 月 4 日

我国正研制4米级、5米级可重复使用火箭_中查包養經驗国网

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了解到,为适应商业航天市场需求,我国正抓紧研制4米级、5米级可重复使用火箭,计划分别于包養網2025年和2026年首飞。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完成了可重复使用火箭垂直起降悬停试验,突破了可复用火箭的关键技术,4米级、5米级可重复使用火箭正在加速研制。

相比传统的一次性火箭,可重复使用火箭包養網 花園增加了四大类关键技术。一是火箭返回时要让它落得准;二是火箭着陆回收时要接得稳;三是为了满足重复使用要求,怎么让火箭用不坏包養;四是当火箭需要局部维修保养时,怎样才能修得快。

专家介绍,可重复使用火箭是未来太包養空探索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包養網、技术难度大和更加环保等特点。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克服许多技术难题。目前,相关关键技术正在逐一攻克,整体研制进展顺利。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陶嘉树)

2024 年 5 月 4 日

西太平洋斑海豹查甜心包養網回家_中国网

4月16日包養網,被放归的西太平洋斑海豹包養在大连市旅顺口区附近海域活动。

当日,“斑海豹保护宣传日”活动在辽宁省大连市启动,沿黄海、渤海多地同时开展斑海豹保护宣传活动。活动中,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收容救护的4头西太平洋斑海豹成体和4头西太平洋斑海豹幼崽、大包養網连圣亚海洋世包養界人工繁育的2头西太平洋斑海豹幼崽被放归大海。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包養網 花園   

2024 年 5 月 4 日

牢牢抓住农村集体“统”的功能_查包養網站比較中国网

早在2014年,湖北省沙洋县结合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推行“土地按户连片耕种”,探索解决农户承包土地分散化、细碎化问题,受到关注。2016年、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土地按户连片耕种写入其中。

这几年,沙洋县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抓手,继续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新模式,探索解决农民外出务工后,留守老人种田难、冬闲田无人耕种等问题。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这一新型经营主体活跃起来、壮大起来。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敢于担当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共同富裕,建好农村利益联结机制的必要因素,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沙洋县委书记陈威说。

在沙洋县,聚焦新时代乡村发展与振兴,瞄准一个“共同富裕”目标,稳慎处理“统”与“分”二字关系,围绕农村“三块地”做好文章,不断探索多种经营发展模式。

去“空壳化”,从盘活资源做起

沙洋县委常委、副县长李俊怡认为,村级集体经济状况历来参差不齐,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必须结合资源条件与自身特点,坚持实事求是;在巩固“三资”清理成果基础上,探索村集体自主经营模式,加强对不同类型村组微观经济活动的指导。

截至2021年,五里铺镇显灵村好不容易还清历史欠债,却仍是个集体经济“空壳村”。村党支部书记卞金平颇费脑筋:“村集体两手空空,雇个清洁工都付不起工钱,更不要说加强硬件、软件建设,怎么去服务好村民了。”

显灵村的全部家底:2200个户籍人口、8000多亩耕地,没有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且大量人口外出务工、求学或外迁,常住人口仅剩700多人。第三村民小组的580亩农田有的委托亲戚朋友耕种,有的由过去一年“两收”变为现在只种一季水稻了。

卞金平组织召开包養網村“两委”会、党员会,大家表示,把田地流转过来种稻谷、油菜,可以一举多得。那就干吧,2022年年中,显灵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了耕地,种上了高油酸油菜;第二年稻油两季轮作、两获丰收。

果然是一举多得:老百姓每亩耕地有500元的流转费收入;村里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经营,再雇请3个种田“老把式”负责管理、向每人支付年工资1.7万元。

毛李镇江新村也是这么干的,以前村里的冬闲田,现在种上了小麦、油菜和特色食用菌,长势喜人。

沙洋县40个村去年共流包養網價格转1.6万余亩土地,其中季节性流转冬闲田1.4万亩。

沙洋县农村经营管理局局长王家平认为,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熟悉本村的农田情况,可长短结合适度规模流转土地,因地制宜利用。与企业、合作社相比,优势明显。

能人兴村,从谋事创业做起

五里铺镇火龙村地理位置偏僻,与一家隶属荆门市的国有林场为邻。6800亩耕地多是细碎插花地,不成片还缺水,传统种植效益低下,算是一个“后进村”。镇党委书记侯德华说:“这样的村子,必须靠能人回乡、组建或引进新型经营主体、村带民富。”

“火龙村的女婿”、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刘富强,被党组织和村民请回来,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火龙村定下“向土地要效益、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搞多种经营”的路子,采取“村党支部+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农业科技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村集体流转1180亩山地,陆续铺开林下中药材、紫玉淮山(紫山药)、湖羊、蛋鸡等种植养殖项目。

在村里一块山坡地上,当地一座可养殖5000只湖羊的圈舍正在封顶。村民刘本江说:“去年试种10亩紫山药已获得成功,每亩地产出4000多斤,价钱卖得好。我们有30多个村民季节性务工,除草、灌水,户均增收5000元,村集体增加14万元的收入。”

刘富强脑袋里,现在盘算着“三件事”:“一是要特色产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渐渐成规模、上档次;二是吸引更多年轻劳动力回村,把更多农户带动起来,让更多经营主体参与进来;三是村集体经济要做大,两手空空办不成事。”他指指脚下的硬化道路说,“你看,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沙洋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万天松认为,基层组织与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壮大集体经济的关键所在。要依靠能人治村兴村,把育强“头雁”作为“牛鼻子”工程,着力锻造坚强有力、勇于担当、带民致富的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在沙洋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一肩挑”比例达到100%。

沙洋镇三峡土家族村距离县城不远,地处沙洋开发区内,现有401户1601人。村口文化广场上,展示着全体村民2000年从巴东县移民至此的路线图,以及离开三峡故地、建设沙洋家园的场景画面。

40岁出头的村党支部书记杨祖安,精明中带着些斯文:“20多年过去,我们已经是沙洋人。各级政府支持关爱三峡移民,划拨给村子里的土地、基建设施与村民联排住房,早已妥妥当当。把经济搞上去,持续发展,还得靠我们自己多努力。”

如今,三峡土家族村的农业产业园、综合产业园内,一二三产包養網业合理布局:有1800亩大田蔬菜、市民认领的“一分菜地”;有文件柜、餐具、皮蛋等加工企业;有三峡美食馆、民宿接待,还有物业公司、公益性岗位安排村民就业,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75万元。

利益联结,从带动农户做起

毛李镇钟桥村,显示出“相对发达”的气象。村委会所在地、二层办公楼里,有办事大厅、党员活动室、老年食堂、托儿所、图书室等,楼外是乡贤捐建的小花园。

54岁的村党支部书记钟德成是个“能干事的人”,他总结说:“具体到村里工作,一抓党建引领,二抓产业振兴,三抓统一服务,四抓社会事业。”村集体拥有林地、水面、荒地等2000多亩,这些集体资源、资产通过公开拍卖,转租给大户经营,种植水稻、油菜,养殖鱼类、小龙虾,栽培赤松茸与玄参等,每年增加十几万元集体收入。

“集体有钱好办事”,对外具备一定的询价能力、预付能力,对内尝试新的种养项目、成功后再向农民推广,尤其是“五统一分”能够真正实现。比如农资和种子“集采集配”、省钱可靠;18个大户带机加入合作社,就地服务,价格优惠。耕种收全部机械化,为农户种植水稻、油菜等每亩节省150元成本。

钟桥村近万亩土地全部高效产出,过去村民不愿意种包養網排名油菜,去年恢复到2000亩,还引导几户村民发展养牛业,100多头肉牛消化掉各类秸秆。

王家平说,农村集体“统”的功能,真正抓实落地,村集体与农户共同增收;村集体从为农服务中获得的收入,又反馈乡村社会事业、为民造福中,都很受老百姓拥护。

后港镇的万亩标准化小龙虾养殖基地,总面积1万多亩。沙洋县水产发展中心主任杨红武介绍,这个基地采取“无沟平板稻虾轮作技术”和“七统一”运行模式,形成科学稳定的养殖产业链,亩均增收1000多元。所谓的“七统一”,体现在土地改造、技术指导、种养投入、农机服务、政策保险、订单回收、信息服务等环节,由村委会统一对外签订各类协议,养殖经营主体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沙洋县充分整合优化各类政策性奖补,通过“以奖代补”或项目实施等方式促进村包養行情集体经济发展。2019年以来,仅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扶持村项目,就争取资金1500万元,惠及12个镇共30个村。

沙洋县委副书记、县长李莉丽认为,在对“统”的功能理解上,村集体不仅是基础设施、乡村治理、社会服务等的落实者,同时也是一个经营主体。发展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向土地和经济活动要效益,强化村集体与群众的利益联结,才能加快实现共同致富的目标。

(采访组成员:何红卫 余向东 乐明凯)

2024 年 5 月 4 日

科技助力查包養app 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_中国网

一年之计在于春,植树造林正当时。3月12日,在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堆龙德庆区西嘎山片区,随着开工号角响起,东嘎社区二组的90余名村民热情包養行情包養涨,开始搬运树苗、挥锹铲土、开挖树穴……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现场呈现出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西嘎山片区重点造林项目正式复工。

在推进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中,科技发挥着关键作用。近日,记者走进西藏拉萨市夺底乡看到,包養網随着无人机操作员的一声令下,农用植保无人机在一分钟内便将客土运至山坡。无人机的使用不仅提高了运土效率,还确保了施工安全。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夺底沟3号片区的植树工人扎西说:“有了无人机的帮助,我们不用费力把土和树苗搬上山。无人机负责运输,我们专注种植。这里的山势陡峭,使用无人机既方便又安全。”

据悉,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是西藏自治区首个在高原河谷地区开展的大规模生态建设和修复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拉萨市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南北山的绿化工作。通过运用无人机监测、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绿化工程实现了精准规划、科学施工和有效管理。

拉萨市林草局副局长王尚德介绍,在选择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所用植被时,科研团队通过遥感技术对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深入分析,筛选出适合在拉萨南北山生长的树种和草种,确保了绿化效包養果的持久性与生态的和谐性。同时,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应用了智能节水灌溉设备等,不仅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还避免了过度灌溉对土壤结构造成的破坏。

目前,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拉萨段正在施工的造林片区共有88个。自工程启动以来,拉萨市已筛选出30多个适宜高原栽植的树种。同时,各造林单位也积极采用新机械、新技术开展工作,提高植树效率和苗木成活率。据了解,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营造林206.72万亩,旨在将拉萨打造成生态宜居的高原省会城市。

来自西藏拉萨市曲水县茶巴朗村的旦增近两年一直积极参与家门口的植树造林工作。他表示:“我参加过多期科技培训,植树造林不仅能改善居住环境,还能让我获得相应的收入。我非常期待未来能在家乡看到满眼的绿色。”接下来,拉萨市将继续深化科技与生态保护的融合发展,推动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更大成就。


2024 年 5 月 3 日

不负重托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_中国查包養經驗网

“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

2019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见证了一堂特殊而难忘的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包養平台推薦的国际视野、深邃的战略眼光,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为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5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在机制建设、师资配置、课程设计、资源整合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探寻提高思政课吸引力的根本路径,擎信仰之炬,育时代新人。

“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今年1月20日至21日,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在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举办。来自各地高校的数百名思政课教师,经过前期“云上大练兵”备赛磨课、网络评审筛选,最终呈现出12场精益求精的教学展示活动,10余万名思政课同行在线上观摩助威,直播收看量超过76万次,集中反映了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战线的良好精神风貌和教学建设成果。

“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

…………

从主持召开学校包養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到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回信,再到观摩中国人民大学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深刻思考,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明确指出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

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思政课建设行稳致远。

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信心问题。长期以来,思政课建设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培养了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5年来,思政课建设成为学校党建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的重要评估标准。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全程参与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

“请问老师,我怎么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30多年前,安徽师范大学教师路丙辉创办“丙辉漫谈”,学生说出困惑,老师解答辅导。路丙辉的抽屉里,珍藏着由学生提问的小纸条积攒而成的书册。

一名教师,一群学生,一问一答,各抒己见。30余年,举办数百期线上线下活动,“丙辉漫谈”浸润众多学生心田。用心、用情、用创新的方式,把道理讲到学生心坎上,路丙辉为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在他的影响下,学生曹克亮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在中国计量大学思政课堂开展“克亮漫谈”等活动,以情化人、用心育人。

强化引育并举,夯实教师队伍“主力军”。

吉林健全兼职教师制度,选聘优秀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专家、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等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宁夏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指导各校采取引进、转任、培养等方式,确保思政课教师全部按要求配备到位;北京科技大学通过“校外人才引一批、校内教师转一批、应届毕业生招一批”,优先配齐思政课教师队伍……各地区各部门各学校努力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在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上下足功夫。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5年来,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增至14.5万人,专职教师超过11万人,综合师生比总体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整体结构明显优化,为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人才支撑。

提升专业素养,用好立德树人“大课堂”。

“中老铁路是一条通往合作共赢、展现两国友谊的幸福路。”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刘倩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转换为生动的思政课素材,与学生深入探讨大国责任、大国担当。

用虚拟现实观影、用弹幕互动,和学生一起刷微博、拍视频日志,越来越多思政课教师丰富课堂内容,贴近学生喜好,着力打造让更多学生爱听、能懂、真信、笃行的新时代高质量思政课。

5年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骨干教师研修班、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等活动持续举办,思政课教师培训实现常态化、全覆盖、分众式;河南、四川、陕西等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业务能力与育人水平。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广大思政课教师心中落地生根。

如今,这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逐渐配齐建强,一批批优秀人才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播种信念、夯实信仰、守正创新、培根铸魂。

“‘包養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

近年来,每年秋季学期开学,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开学第一课》专题节目总会如包養網约而至。全国亿万名中小学生守候在屏幕前,共上一堂“大思政课”。

在数字版《清明上河图》前,浙江大学研究员金晓明带领同学们走进光影世界,品鉴“外卖小哥”“宋代人租车”等轶闻趣事,开启一场“千年画中游”;在遥远的太空中,神舟十六号乘组通过天地连线,鼓励同学们保持好奇、努力探索、坚定前行……

从传统文化、文明探源,到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再到国防教育、科技创新,2023年《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嘉宾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奋斗足迹,传播知识、传授美德,鼓舞广大青少年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思政课建设内涵发展指明了方向。

善用“大资源”,实现启智润心。

前段时间,上海徐汇区田林第三小学的学生们迎来一堂印象深刻的思政课。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带来了一件馆藏珍贵文物——《新青年》。通过讲解,学生们感受到革命文物所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

讲历史,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感悟思想之光;讲故事,从中华民族的故事、新时代的故事、先进典型的故事中补足精神之钙;讲实践,从打赢脱贫攻坚包養網战、筹办举办北京冬奥会中汲取奋进力量。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是讲好“大思政课”的丰厚资源。

搭建“大平台”,汇聚育人合力。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国商飞公司民用飞机试飞中心签署共建协议,成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大思政课”开到了“大飞机”上;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渭州学校与20多个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带领学生体验非遗扎染、参观中药材“百草园”……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益结合,育人主体和渠道不断丰富。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重点打造200个高校思政类公众号,2023年发布“10万+”文章近1100篇,阅读量达6.6亿次;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社等连续3年举办“云上大思政课”,全网流量累计超过100亿次……线上线下共绘育人“同心圆”,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5年来,在各地区各部门各学校共同努力下,更多高水平的思政“金课”不断涌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育人格局逐步形成,为青少年打好精神底色、夯实人生根基,助力其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4 年 5 月 3 日

查包養心得绿水青山,美丽画卷徐徐铺展_中国网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包養網心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过去一年,中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

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生态环境更优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这是许多代表委员对一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成效的真切感受。

“2023年京津冀区域PM2.5比2014年下降了近六成,重污染天数大幅削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明显增加。”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陈松蹊认为,环境数据的积累与统计分析技术的提高,为做好气象与空气质量关系研究提供了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包養網、安徽省淮北市市长汪华东表示,淮北市近年持续推进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源头治理,完善固废处置设施,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不断拓展绿色发展空间。

云南九大高原湖中,有3个在玉溪市。全国人大代表、玉溪市市长江华说,加强对3个湖泊的生态保护治理,一直是玉溪市的重点工作之一包養網,“我们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治污水、改善水生态,创新实施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性工程,成效明显”。

“在各地共同努力下,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武汉市水务集团宗关水厂水质检验高级技师王琼说,“我对比了这几年长江武汉段的水质指标,数据表明长江水质一年好过一年。”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党委书记林豪介绍,为了守护好生态环境,水满乡紧抓治水、护林、净土等工作,实现生态治理和生态景观改善多元提升,现在水满乡87%的面积都划入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

产业提质升级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带来了积极变化。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侨联主席刘以勤认为,对于许多生态环境好、自然风光美、农林种植条件优的地方来说,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打造农旅融合的绿色产业,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既有利于调动各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推动当地可持续发展。

“我们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白塔村如今成了美丽宜居、村民健康幸福的绿色乡村,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说,这几年,村里产业提质升级,游客越来越多。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说:“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正在建设一个集商贸、教育、康养、休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田园新城’银湖活力区。建成后将与已有的南部农企园产业群形成辐射带动优势,周边11个村庄、2.6万余农民都能共享发展成果。”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木华长期关注农业生产绿色升级:“推动现代农用机械改造,能显著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我们研发出一批节水节药节肥的生产装备,已经在多地推广使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车董事长孙永才介绍,中国中车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企业,实现了永磁牵引系统、碳化硅变流、二氧化碳空调等新技术的突破,这些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高可靠性等优势,有效提升了城轨车辆的绿色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营安全性。

强化多方协同

如何进一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代表委员认为,要强化多方协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超过火电,去年全年新增装机占全球一半以上,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正在加速。”全国政协委员、湖南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洪明建议,着力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加强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以创新驱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局长蔡中平表示,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丰富,固碳增汇潜力大。建议完善森林经营碳汇方法学、木竹林产品碳汇方法学和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南方集体林多种功能,全面提升固碳增汇潜力,促进森林经营更加科学高效。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包養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建议,加大对绿色可持续发展行业人才的培养、认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推动建立绿色可持续发展认证人才的合作网络,促进经验分享和信息交流。

包養網排名“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全国政协委员、中交集团董事长王彤宙说,应持续推广绿色技术,强化绿色低碳国际标准对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2024 年 5 月 3 日

中企承查甜心寶貝包養網建漂浮光伏项目助力印尼绿色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_中国网


驱车从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出发,往东南方向行驶两个多小时后,到达西爪哇省一片静谧的山区。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视野逐渐开阔。远处,蓝天白云下,芝拉塔水库静卧在群山间。水面上,芝拉塔漂浮光伏项目一个个硕大的光伏阵列整齐排列。

发电量占印尼新能源发电量的25%

印尼地跨赤道,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海域面积广阔,太阳能资源丰富。印尼政府计划到2060年将太阳能发电发展成为清洁能源供电的最大支柱。

芝拉塔漂浮光伏项目由印尼国家电力公司和阿联酋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合资开发,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包養網排名承建,总装机容量192兆瓦,去年11月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印尼总统佐科出席并网发电仪式时表示,印尼拥有大型新能源发电项目的梦想终于实现,印尼将继续挖掘各种可再生能源潜力,以支持未来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

芝拉塔漂浮光伏项目水面部分共有13个光伏阵列。每个阵列约430米长、230米宽,包含48个子阵列,由超过2.8万片光伏板组成。项目副总工程师王少峰对记者说:“这是我们首次承建如此大规模、高难度的漂浮光伏项目,从设计到建设过程解决了不少难题。”

王少峰2021年来到芝拉塔漂浮光伏项目,主要负责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本报记者同他一起乘船来到水库最深处,这里水深超过100米。王少峰告诉记者,芝拉塔漂浮光伏项目是全球首个百米水深的漂浮光伏项目。由于水下地形复杂,水底坡陡,淤泥层厚,施工过程中锚块很难固定。为了保证锚固系统的稳定性,项目组研发出高承载力的锚块,解决了锚块滑移等难题。

“芝拉塔漂浮光伏项目是印尼首个、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漂浮光伏项目,是印尼国家级重点战略项目。项目的顺利实施及并网发电,为印尼实现能源转型注入了信心。”中国电建印尼国别代表过晓丹说。

目前,芝拉塔漂浮光伏项目发电量占印尼新能源发电量的25%。项目预计年发电量达30万兆瓦时,可为约5万户家庭提供清洁电力。王少峰表示,经过初步统计,项目每年将为印尼节约标煤11.7万吨,每年分别减少二氧化碳、煤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21.4万吨、8.2万吨、9000吨和4500吨。

本土化战略为项目顺利运行提供保障

在光伏阵列的一侧,有一处漂浮在水面上的“小岛”,那里就是高压设备。项目现包養網比較场经理唐粒钧正在“小岛”上检视设备。环网柜、逆变器、箱式变电站……唐粒钧逐一打开检查。“我们每周都要一一进行人工检查,保证项目安全平稳运行。”

唐粒钧从初期就一直参与项目建设,现在主要负责电气调试工作。项目建设以来,他已组织多个培训班,培训了约1000名从事水面作业的当地工作人员。

截至目前,该项目为当地直接和间接创造了超过8000个就业岗位。唐粒钧说,项目上的本地员工之前大多是农民或渔民,基本上靠天吃饭,收入很不稳定。到项目上工作后,他们的收入大幅提高,最多时月收入增加4倍。项目建设结束后,他们凭借所学技能,可以继续从事运维工作或去其他项目工作。

据介绍,项目部还组织专业人士到当地中学普及光伏知识,与当地政府合作接收印尼高校实习生到对应的项目部实习,培养储备人才。在项目部实习的大学生尤加说:“项目上的工作人员耐心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

过晓丹表示,项目建设过程一直坚持本土化战略,使用当地的设计、施工、安装等团队,并为当地工人提供了多项安全和技能培训,为印尼培养了一批光伏产业领域的优秀人才。本土化战略既为项目顺利运行提供保障,也提升了工人的整体技能,为当地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两国可再生能源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二三四,二二三包養網四,三二三四……大家都动起来!”伴随节拍声,一群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员工正在空地上做健身操。

项目成功并网发电,离不开项目部对生产安全的高度重视。“我们特意引入班组健身模式,希望以此推动安全文化建设,提升班组成员身体素质,减少因身体疲劳导致的安全事故,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和凝聚力。”项目安全总监李鹏对记者表示,项目部不断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制度化管理。从开工到现在已经组织了568场安全培训,4849人次参加。

芝拉塔漂浮光伏项目是中印尼务实包養合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和印尼可再生能源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电建承建的印尼巴塘水电站成功截流,为后续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企业天合光能与印尼方签署合作文件,将在印尼建设第一个光伏电池和组件生产基地……“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拥有先进技术经验,与中国加强合作有助于印尼能源转型目标的顺利实现。”包養 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矿产、煤炭和地热资源中心主任阿贡·普利巴蒂表示,在帮助印尼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中国将发挥重要作用。

“继印尼第一条高铁——雅万高铁后,芝拉塔漂浮光伏项目成为印尼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又一标志性项目。”印尼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研究中心负责人维罗妮卡表示,与中国开展合作将进一步提高印尼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整体技术和管理能力。“芝拉塔漂浮光伏项目的成功运营,再次彰显了印尼和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成就与潜力。展望未来,两国必将持续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好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