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广东湛江考察时说,‘红树林保护,我在厦门工作的时候就亲自抓。’‘这是国宝啊,一定要保护好。’听到这话,我心情无比激动!”站在大片红树林旁,卢昌义难掩兴奋。

说起红树林,卢昌义滔滔不绝,似乎有聊不完的话题。

记者眼前的卢昌义,神采奕奕,少有人能猜到,他已年近八旬。

卢昌义,这位与红树林打了40多年交道的厦门大学教授,为了厦门城市中的一抹绿倾注了大量心血。

红树林“绘就”美画卷

福建厦门,下潭尾火炬大桥旁,由爱心和五星组成的图案在海面上铺展开来,从空中俯瞰,颇为壮观。

这幅由红树林勾勒的画卷,是卢昌义的得意之作,也是厦门的地标景观之一。

眼前的这幅景象,很难让人联想到以前的模样——

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废弃物遍布的垃圾堆场。由于围垦、无序的水产养殖等影响,湾区内荒滩杂乱,海水污染严重,原生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厦门实施了一系列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委托“中国红树林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林鹏带领的厦门大学红树林科研团队进行研究。团队不负众望,成功培育种植了约5公顷实验林。

作为林鹏的首位研究生,卢昌义见证了下潭尾红树林的重生。“今天,下潭尾的红树林面积已达85公顷,形成‘绿色缓冲带’,成为抵御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天然生态屏障。”卢昌义介绍。

多年来,下潭尾是卢昌义经常工作的地方,科学养护、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公园景观提升,卢昌义对每项工作都很认真。

“红树林在市民和游客眼中是景观,在研究者眼里是生物多样性。”卢昌义说,受到保护的红树林,给鱼虾蟹及鸟类提供了栖息和觅食的空间,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有效改善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让红树林在下潭尾重生,种什么树种、怎么种,每一步都要结合当地的实际。

目前,中国境内生长的红树林大部分呈带状,而下潭尾的红树林却呈片状分布,卢昌义说,这是根据当地地势高低的特点进行的适应。

在造林时,部分规划种植的区域难以达到红树林需要的滩面高程,且水流急、冲击力大,影响幼苗的发育。卢昌义和团队经过不断试验,将红树植物的胚轴用橡皮筋绑在筷子上,既抬高胚轴的高度,便于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够让它们不易被海浪冲走。

经过十余年的科学种植,在全球红树林加速消失的大趋势下,下潭尾的红树林得到重生,动物精灵们纷纷归来。据统计,现在监测到的下潭尾生物种类大幅提升,鸟类数量达到了六七十种。

“从十几年前的退养清淤到湿地再造,曾经岸滩淤积、水质恶化的下潭尾海域,逐步形成了独有的潮间带生态系统,成为蓝色海湾上的‘城市绿肺’。”面对下潭尾的蜕变,卢昌义无比欣慰。

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

伴着环境采样无人机的升起,卢昌义和团队又开始了忙碌。

种植红树林,需要一关接着一关过。

在研究红树林过程中,卢昌义发现,福建厦门、漳州一带存活的红树植物存在品种单一的问题。

为了增加树种的多样性,卢昌义带着团队,通过人工驯化等方式,成功把海莲、木榄、红海榄等珍稀的红树植物品种,从海南移植到纬度更高的厦门沿海一带。

解决了红树植物品种单一的问题后,厦门红树林面积明显增加,但意料之外的病虫害,差点让卢昌义辛苦种成的红树林全军覆没。

红树林的病虫害危害巨大,一旦发生,很容易造成整片红树林死亡。

为了及时掌握病虫害动态,让种下的红树更好地生长,卢昌义设计出了用于采样的无人机。除了常规巡检外,他和团队每个月都要对红树林进行定期“体检”,每个季度还会利用无人机进行一次全方位的采样调查,“一旦发现任何异常,团队就会立即‘对症下药’,提早行动”。在卢昌义团队的贡献下,厦门建立起红树林科学管护的连续档案,为长效管护提供了更多科学依据。

碧海蓝天,鸥鹭欢鸣。点缀于海天之间的一片片绿色,是对卢昌义付出的最好回应。

筼筜湖红树林生态建设、海沧蓝色海湾整治工程红树林项目、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生态建设、环东海域浪漫线景观的红树林建设等重要生态工程,也都有卢昌义和团队洒下的汗水。

卢昌义和团队从物种保护和景观多样性入手,通过精心设计和培育,让海沧湾岸线常年红花绿叶交相辉映。同时,他还主持了大屿岛自然保护区外滩涂的红树林修复工程,大大改善了鸟类生存环境。在集美大桥南北环东海域浪漫线景观建设中,卢昌义从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角度科学设计,也已取得初步的生态效果。

在多年的实践中,卢昌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一直秉持“种植一片、成活一片,成林一片、成效一片”的原则去实现他的绿色梦想。

从筼筜湖到海沧湾,再到环东海域,今天,越来越多的红树林在厦门茁壮成长。“通过这些年我们的不懈努力,目前厦门的红树林整体长势良好,海洋生物链物种数和个体数均有了显著增长。”卢昌义说。

绿色梦想没有终点

九龙江是福建包養網省第二大母亲河,河口下游连接厦门湾,水质直接影响着相关海域的生态环境。

40多年前,卢昌义有关九龙江口红树林生态科学的研究生论文就是在这里写出的。“这篇论包養文里有我关于环境治理的绿色梦想和奋斗方向。”卢昌义说,也正是从那时候起,红树林成为他毕生研究的课题。

如今,九龙江口的乱草滩变成了一片美丽的红树林,吸引了大量海鸟筑巢育雏。因为有了红树林,九龙江口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40多年来,卢昌义的一举一动,影响着身边的许多人。

厦门大学2002级博士研究生、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原所长余兴光回忆,从他踏进校门开始,每年的植树节,卢昌义都会带他们到筼筜湖湖心岛种树。“当年我们一起种下的红树和滨海植物,已经绿树成荫,一座由湖泥堆积起来的小岛,处处充满了生机,点缀着‘城在海中,海在城中’的美景。”余兴光说,筼筜湖红树林生态岛已经成为厦门一颗翠绿的明珠。

厦门的红树林保护工作起步早,卢昌义是亲历者和参与者。1986年和1987年,厦门市林业局分两次转给厦门大学1万元钱,用于红树林造林技术研究和红树林的引种驯化。“将近40年前的这1万元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卢昌义感慨道。

许多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让厦门的红树林保护越做越好。

2017年8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碳中和林项目启动,将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产生的温室气体通过种植红树林的方式中和,向世界传递低碳办会、环保办会的理念。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彼得·汤姆森曾两次到访下潭尾红树林公园,高度肯定厦门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取得的平衡,期待厦门为国际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厦门样本”。

现在,有许多市民和游客前往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和筼筜湖红树林生态岛等地参观游玩,在这里与自然亲密接触。卢昌义说,在保护和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同时,人们对红树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从过去竭泽而渔的方式,转向现在的生态教育、寓教于乐。“这种变化,既能避免破坏红树林,又可以延长旅游产业链,改善旅游体验,增加经济收入”。

卢昌义介绍,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作为海岸生态修复与防灾减灾协同增效全国典型案例之一,在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包養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卢昌义心里,红树林保护没有终点。包養

2021年12月,《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了一项目标:到2025年,在全国计划营造和修复红树林面积1.88万公顷。“全国从上到下都在加快包養推进对红树林实施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工作,这为我们今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卢昌义看来,红树林生态保护迎来了又一个机遇。